新桥社区聚焦外来人口活动难、公共空间不足等治理痛点,以“空间再造+自治共治”双轮驱动激活城中村治理效能。针对洋下五区总计17251名居民的实际需求,尤其充分考量1246名幼儿、2136名青少年以及473名长者这几类重点群体的特定需求,展开深入调研与分析。以“两社三中心”为契机,结合社区民生微实事,聚焦“活力”实现微改造:一是将近300㎡闲置地块打造成“童梦绿洲”儿童乐园,设置共享座椅和互动打卡区,通过色彩鲜明的地面彩绘、趣味造型的游乐设施打造亲子互动场景,常态化开展周末营地、亲子手工、邻里运动会等亲邻活动,有效破解儿童活动场地、亲子休闲匮乏问题;二是面同步推进“步道焕新”微更新计划,对社区背街小巷的墙面进行彩绘美化,在小区形成特色文化步道,为居民日常出行创造可停留、可观赏。三是改造“家门口”,从原来“冷冰冰”的闸口变成一个“炫酷”的穿梭大门,带着疲惫的身躯返到家中,仿佛让人疲惫的身躯瞬间缓过来了。
在治理机制创新上,一是社区计划构建“楼栋长组队”“居民当组员”的模式,开展一系列“家楼下”的活动,每2周进行一次楼栋长小组讨论,实现“你有主意,社区撮合”让居民动起来,小区热闹起来。
二是建立问题收集反馈点,日常居民在小区发现的各种问题均可以到邻里之家进行反馈,社区将按照相应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到“有反馈,有回应”,与此同时我们探讨,问题认领,如:小红家的电脑有点问题,小张懂电脑的,就帮小红去修了。实现邻里间的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