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参与和互动中深刻体验科学的魅力,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的热情,吉华街道甘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趣味科学STEM”科普体验项目。通过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课,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帮助儿童开拓科学视野,锻炼手眼协调和实践技巧。近期,第九场、第十场科技活动已圆满落幕,标志着持续十场的科学系列盛会正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青少年们充满期待和不舍的目光中,这一系列盛会缓缓地拉上了最后的帷幕。
在第九场玩创智力木体验活动的现场,指导老师橙子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蜘蛛的习性和特点,包括它们的生活环境、捕食方式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接着,橙子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蜘蛛的这些特性,孩子们对这一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她指导同学们按照身体部分拼装机械蜘蛛,让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组装技巧。“它的八条腿怎么才能同时动起来呀?”正在拼装机械蜘蛛的几个孩子围坐在散落一桌的零件旁,困惑不已。桌面上的齿轮和连杆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指导老师橙子老师拿起一个带凹槽的传动轴:“来,我们先观察真正的蜘蛛 —— 它走路时每条腿是不是有先有后?这就需要‘联动装置’来协调。” 她指着零件盒里的锥形齿轮:“这两个咬合的齿轮就像一对双胞胎,一个转另一个必须跟着转,但方向相反,就像你们俩手拉手转圈,永远面向相反方向。”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亲自动手拼装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蜘蛛的身体结构知识,还提升了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拼装完成后,机械蜘蛛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桌面上,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下午的搭建投石机活动同样精彩,同学们观摩着助教在讲台旁边搭建的大型投石机,聆听指导老师讲解投石机的搭建原理,橙子老师结合古代投石机的结构图,讲解了杠杆原理与稳定性知识,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在亲自动手组装的过程中,为了探索影响投石机射程的因素,各个小组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实验结果,大多数同学选择改变三个变量中的一个——支点位置、橡皮筋根数或泡沫球重量,并记录相应的弹射力度,同时保持发射角度不变。“我们发现增加一根橡皮筋,射程明显变远了!”“不对,我们调整了支点位置,效果更加明显!” 现场洋溢着热烈的讨论氛围,孩子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着投石机的“最优配置”。作为系列活动的收官之战,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十场科普体验的完美总结,更让 “科学探索” 成为社区青少年的热议话题。
活动结束后,仍有几位小朋友迟迟不肯离开,兴奋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围在投石机旁,一遍遍地向父母演示着如何调整角度和力度,以达到最远的射程。家长们也被孩子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所感染,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对于上午和下午活动的难度对比,孩子们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觉得上午的机械蜘蛛拼装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而下午的投石机实验则更注重探索和尝试;但也有的孩子更喜欢上午的活动,因为机械蜘蛛的结构更复杂,拼装完成后更有成就感。不过,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的活动,都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乐趣和成长,他们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科普活动。
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更在互动中传递科学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孩子回家后对机械原理念念不忘,这样的活动真正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甘坑社区科技活动负责人表示,依托党建引领,社区将持续整合资源,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科技活动,助力青少年在科技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茁壮成长,为培养创新人才筑牢社区根基。
本次活动由龙岗区吉华街道社区“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专项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