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生微实事
项目风采|龙岗区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剪辑青春,定格热爱!——大发埔社区青年解锁视频创作新技能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4日

       近日,为响应新时代青年对数字内容创作的需求,在大发埔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民生微实事项目支持下,“镜头语言”拍摄技巧与“斑斓光影”视频剪辑课程在党群服务中心火热开展,吸引20余名青年创作者齐聚一堂,开启从视频“小白”到创意达人的进阶之旅。

合影.jpg

       “推镜要像拆开礼物般层层递进,拉镜需如展开画卷般展现环境......”谢老师以“让镜头会说话”为主线,结合爆款短视频案例,系统拆解运镜技巧。通过对比社区花坛拍摄实例,生动阐释推镜聚焦露珠花瓣、移镜串联生活场景的叙事逻辑。谢老师以“早餐摊的烟火气”为例展开讲解:创作者先用移镜跟随摊主撒葱花的动作,从蒸笼热气氤氲到装豆浆的搪瓷杯,再用拉镜展现排队人群与晨光中的老槐树,最后特写油条泡进豆浆的滋啦声。“三个镜头运动就把市井温度全带出来了”,谢老师分析道,“比单纯拍食物特写更有故事感”。这种“用镜头当导游”的思路,让学员直观理解到:推镜要像拆开礼物般层层递进,拉镜需如展开画卷般展现环境,摇镜似转动万花筒呈现细节,移镜则如带领观众漫步场景。

青年学员们认真聆听和做笔记.jpg

       理论课后,教学空间秒变“片场”。学员们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取景地,分组开展创作实践:非遗手工艺品特写组运用推镜凸显纹理细节,书架陈列组通过摇镜展现青年读物风貌,动态叙事组尝试移镜衔接人物对话。谢老师现场示范手机稳定器妙用,指导学员利用桌椅构建简易轨道,完成“静物美学”“场景流转”等主题创作。随着手机取景框里的光影流转,社区日常逐渐焕发艺术生命力。

谢老师分享影视创作的底层逻辑.jpg

       “现在看到美景会本能构思运镜角度,想把眼里的美好都记录下来。”学员小义的感悟道出众人收获。项目社工透露,本次课程是“青锐启航”项目的重要实践环节,后续将推出“拒绝emo”心理沟通课、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持续搭建青年成长平台。正如教学墙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标语所示,这场关于影像与热爱的探索,正在为社区青年打开数字表达的新视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