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要闻轮播图
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扎根社区,筑牢基层应急救援的“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8日

  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我市四个单位/项目入选,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优秀事迹,以他们为榜样,为城市的文明进步贡献更大的志愿力量。

  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通过培育在地志愿者救援队、配备专业装备、开展常态化培训演练,让“邻里救援、守望相助”成为全国基层应急治理的生动实践,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激活社区应急救援"神经末梢"

  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以创新模式打通了基层应急响应的关键脉络:资助专业社会组织深入乡村社区,招募培训在地志愿者,组建社区级救援队伍,并配备专业应急装备。这些队员学习风险排查、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等技能,成为灾害发生时最先响应的“身边守护者”。在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中,项目迅速在甘肃、青海两地57个受灾村组建57支志愿者救援队。在柏杨树村成立仪式上,身着统一制服的队员们庄严宣誓“共同为社区安全保驾护航”,这一刻,防灾减灾的“神经末梢”被彻底激活。

图片

  打造韧性城市建设"深圳样板"

  深圳从早期试点到全域推进的探索,为这一模式注入了韧性城市建设的新内涵。罗湖区启动全市首个试点,笋西社区组建由党员、社工、企业员工和居民构成的7支志愿救援分队,一年内完成超2万人次居民技能培训,绘制社区风险资源地图与灾害疏散图、标准化应急预案,并培养50名初级救护员“种子教官”。龙华区牛湖社区石一村“平安益家”志愿队在台风“韦帕”来临前,排查隐患并协助转移近90名坡地居民,用实战彰显社区自救力量。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宝安区新安街道创新"政府主导-基金会支持-退役军人志愿者为骨干"的协作机制,开展全灾种救援培训,推动社区应急能力实现“自救-互救-共救”三级跃升,形成了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范式。

图片

  平凡英雄守护万家平安

  当灾难来临时,项目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了“守护家园”的誓言,四川雅安石棉县小水村队员李光才在山洪来临前及时组织村民转移,挽救数十个生命,获评“四川好人”。吉林通化李亚南带领队员奋战抗疫一线,荣获“中国好人”称号。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后,项目与河南省减灾委联合推动318个项目点落地。项目在陕西宝鸡、汉中,助力多个社区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截至2024年底,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已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9个县(市、区)建立起基层应急网络,支持426家社会组织扎根1843个村/社区,累计培养超4.4万名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员,惠及近663万居民,开展社区安全服务志愿行动超16万人次。从青藏高原到江南水乡,从乡村村寨到城市社区,安全家园项目志愿者正默默守护着家门口的安全,让“生命防线”在基层大地愈发坚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