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要闻轮播图
光明区光明社区:打造“近邻课堂”品牌 以能人资源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0日

  近日,光明区光明街道光明社区新地中央“邻里之家”传出阵阵葫芦丝乐声。辖区居民在专业音乐教师鹿桂芹的指导下,从持笛姿势学起,仅两节课时间,便能合奏出《玛丽有只小羊羔》片段。

  这场“丝韵传情,乐享光明”公益课堂的开启,标志着光明社区党委“能人近邻课堂”品牌项目的全面升级,也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图片

  党建引领,把群众需求转化为服务清单。“过去居民反映文化活动‘看得多、参与得少’,如今我们通过‘居民点单、党委派单、能人接单’模式,把文化服务直接送到家门口。”光明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品牌项目的重要阵地,新地中央依托“党建社工+能人”模式,深度挖掘社区人才资源。除葫芦丝教师,还发掘出手工艺达人、专业理疗师等在内的众多社区能人。同时,社区党委构建起“服务能人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三级联动机制,各小区党支部主动承担场地协调、学员招募等工作,切实将群众需求转化为精准服务清单,使社区服务更贴合居民实际需求。

  专业赋能,标准化课程体系破解“昙花一现”难题。区别于常见的短期社区活动,此次葫芦丝课程精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教学体系。为保障教学质量,社区党委还引入“双师制”,每节课均配备1名党群社工担任助教,负责设备调试、学习进度跟踪等工作。

  多元拓展,构建全龄段社区教育生态圈。葫芦丝课堂仅是光明社区“小区能人近邻课堂”的一个缩影。据光明社区负责人透露,2025年社区将重点打造三大课程板块:“追光少年”系列将联合辖区音乐机构开展童韵合唱团、“小小讲解员特训营”,并与中山大学合作举办科普夏令营,为儿童青少年搭建艺术成长与知识探索的平台。

  “便民服务”系列将开设“邻里匠心”缝纫工坊,邀请社区缝纫能手传授基础针法、衣物改制、创意布艺等技能,在传承手工技艺的同时,促进邻里交流。

  “邻里艺站”系列将培育银龄合唱团、巧手编织社、书法社等组织,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归属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师资建设方面,社区党委创新推出“能人认证”制度,通过颁发聘书、积分兑换等方式,增强社区能人的荣誉感与参与度。

  据统计,光明社区“小区能人近邻课堂”开展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2300余人次,其成功经验获得光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推广。

  光明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培育“社区教育导师团”,鼓励更多居民从“受益者”转变为“传播者”,全力打造“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