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要闻
坪山区:党建引领下的“社志融合”,解锁社区善治“密码”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1日

  深圳市坪山区坪环社区是典型城市化转型社区,原住民仅占12%、外来人口高度集聚,存在人口结构多元融合难、民生诉求响应与治理联动弱、商业主体治理配合度不高、非遗文化传承断层等多重挑战。

  去年以来,坪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服务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机制和多元实践,解锁基层治理的善治“密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党建引领+专业协同”,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坪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党建为“主心骨”,充分发挥社区党委、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三维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民生服务网络,精准服务社区居民,不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为精准满足居民多层次、差异化需求,社工和志愿者通过深入调研、网格走访、议事协商等多种渠道了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社区党委牵头开发了全区首个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招募、培训、服务全流程管理,通过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智能匹配,提升志愿服务效能,目前注册志愿者达4800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2000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2万小时。同时,通过民微项目支持、设立社区志愿服务基金等,建立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支持志愿服务可持续开展。截至目前,民微项目支持开展的“坪环青AI夜校”、家政、中式面点、收纳整理等技能培训助力500多名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紧密协同,专业社工携手志愿者服务为民。依托民生诉求系统打造“区-街-社区”三级协同共治平台,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通过“巡查记录-拍照上报-跟进处理”流程,解决社区“细微小”治理难题,形成治理闭环。近一年来累计解决小区楼道堆物、设施老化、噪音扰民等“细微小”问题近200件,温情调解纠纷26例。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复杂矛盾纠纷等,社工和志愿者第一时间通过系统上报至社区党委,党委书记带头协调资源、组建专班,必要时直接赶赴现场研判处置,确保重大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专业社工通过“基础赋能-专业提升-自治转化”三级跳路径培育志愿骨干,引领带动其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困弱群体帮扶、安全文明宣讲等事务,实现从“社工主导”到“志愿自治”的能力传递,为基层治理添彩赋能。

  创新“爱心商户+志愿礼遇”模式 ,服务经济发展    

  为推动商户从单纯经济主体转变为社区治理伙伴,探索建立“爱心商户+志愿礼遇”体系,通过“公益参与-品牌共建-商业增值-公益销售-基金反哺”的路径,激发爱心商户的参与热情,实现公益与志愿价值共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工通过培育引导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商户拍摄宣传视频,并成功开展24期“我在坪环开店 党群为你探店”活动。活动总播放量超2万次,有效提升了商户品牌知名度与客流,同时培育了6支商户志愿队伍。该活动还帮扶百余位宝妈居家就业,使其月均增收千元,有效促进了社区经济微循环发展。

  社区党委牵头打造全市首个“志愿坪环・共享超市”,打通“政府+商业+公益”协作通道,推动商业资源精准转化为民生福祉,吸引52家商户加入公益义卖,反哺公益资金2.3万元,参与公益活动500场次,累计捐赠物资逾20万元

  为创新社区公益销售模式,社工及志愿者走访社区商户,推动组建爱心商户志愿服务队,实现志愿礼遇双向激励。打造全区首个“礼遇志愿者商业综合体”,设立“志愿服务一条街”,让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在礼遇嘉奖方面,累计发动60余家爱心商户加入,为志愿者提供餐饮折扣、购物优惠、免费茶水等专属优惠优待。同时,积极链接辖区公益资源,与坪环社康中心合作开展“志愿者健康保障”项目,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社康尿检、血常规等10项基础医疗服务,让志愿者健康有“医”靠。

  打造“能人志愿+项目推介”品牌 ,助力文化传承

  为有效推动社区文化从“小众保护”向“大众参与”转变,专业社工积极链接非遗传承人与志愿者,精心打造“能人志愿+项目推介”特色品牌,构建专业社工指导、志愿者广泛传播的文化传承闭环。

  社工主导设计“能人志愿,文化传承”项目,建立志愿能人库,汇聚23名文化能人、5位非遗传承人以及各领域能人志愿者66名,并创新实行“传承人+志愿者”结对模式,实现技艺的精准传承。同时,积极孵化文化组织志愿服务队,成功培育了大同民乐协会、坪环民族舞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省级非遗大万世居传承人及本土学者担任志愿导师,常态化开展麒麟舞、山歌对唱等技艺培训。项目实施以来,推动“坪环非遗,从舞台走向民生”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客家《舞麒麟》代表深圳亮相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为有效推广客家文化,社区党委与社工共同推进“客家山歌传承计划”,发动社区五星级志愿者夫妇,定期组织开展麒麟舞表演、山歌对唱等文化技艺培训,并深入学校、社区、小区等进行推广与培训。

  同时,依托龙马社长守戏剧公社、大万世居等特色文化资源,实施“导赏员培育计划”,发动非遗传承人“结对”培育志愿者骨干,通过“口述史记录”“技艺工作坊”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宣传推广客家文化。

  爱心商品融入公益超市、志愿积分可兑健康服务、客家麒麟舞从祠堂登上世界舞台……坪山区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为契机,紧紧围绕凝聚服务群众的核心目标,以“机制融”构建治理框架、以“资源融”激活多元主体、以“文化融”凝聚价值共识,让每一位居民共享社区发展成果,逐步解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善治“密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社会工作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