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坪山区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既注重创新方式“选好”,更注重创造条件“用好”。目前,按照重点派驻和按需派驻原则,向辖区重点企业、园区楼宇、产业链党委等累计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79名,以“一对一”和“一对多”方式指导联系企业382家,同时把全区450名助企行党员干部就地就近转换身份履行党建职责,有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从“政策惠企”向“价值创造”跃升,取得初步成效。
以大带小,扩充党建工作指导员“备选池”
把争取企业认同、赢得企业支持,作为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关键起笔,不断凝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共识。
坚持龙头带动。立足全区“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从链上龙头企业选派15名作风好、懂业务、熟党建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推动与链上企业结成共建对子,实现大小企业双向奔赴。
坚持组团带动。在企业聚集所在街道,按照地域、产业创造性设计组团共建格局,将169个单独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划分为27个组团,由企业规模大、党建工作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作为团长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分利用产业互补、业务合作、物资互助等方式,让团内企业有效凝聚选派的思想共识。
坚持链上带动。依托2个市级产业链党委、3个区级产业链党委,立足“因需选派+行业适配”的出发点,把全区产业服务机动队党员干部纳入党建工作指导员信息库,进一步拓宽来源渠道。实施“支部联链”工程,组织发改、工信、科创等15个职能部门与36家三大主导产业链上企业结对共建,推动机关党组织与链上企业党建联建,推动机关党组织书记成为党建工作指导员。
以强带弱,丰富党建工作指导员“技能库”
立足实战场景,构建实战赋能培训体系,全力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能力素质。
实施重点扶植。推动39家区直机关单位与39家重点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实行定期互访、工作互动、问题共解等方式,加强工作指导。
开发实训场景。搭建“书记圆桌派”等共享学习平台,每期邀请3-5名党建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围绕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工作重点以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进行分享交流,传授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帮带与资源共享机制,推行“老带新”结对指导,缩短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的适应周期。
打造特色课程。联动产业链党委开发《推进网联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深圳市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的探索与实践》等案例课和现场教学线路,由党建工作指导员专题分享、答疑解惑,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基础能力。
以稳定带发展,打造党建工作指导员“共享圈”
结合企业需求与党建工作指导员专长,实现精准对接,提升工作契合度,织密相互离不开的情感纽带。
强化园区协同。按照“就近、灵活、小型” 和“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原则,打破属地限制,畅通园区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共享通道。在坪山区海科兴战略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共享模式,快速推动园区22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成为全区首个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产业园区。
强化楼宇协同。在全区唯一重点商务楼宇中,打造“非公企业书记工作室”,制定“五个一”帮扶计划(一次联合调研、一次问题会诊、一批实事共办、一次成效评估、一套长效机制),由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楼宇党组织书记牵头,定期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研讨会、经验分享会,帮助新成立或基础薄弱的楼宇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强化商圈协同。针对商圈内商户分散、党建工作开展难的问题,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方式,推动商圈焕发新活力。由坪山区坑梓街道人民路商圈党支部牵头,联合商超、商户及新就业群体代表共同组建商圈共治联盟,形成“党委定方向—支部搭平台—商户共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商圈治理格局,带动商圈内100余家商户参与党建活动,有效提升商圈党建影响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