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用优质服务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协会会员企业从最初的61家扩展至910家,逐步成长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无人机行业组织。协会聚焦“服务企业、支撑政府、规范行业、促进合作”,设立了37个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87项团体标准,并编撰多份行业报告。协会连续九年举办世界无人机大会与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累计组织各类行业活动超千场,服务企业超3000家,助推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党建“强引擎”,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2016年,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目前有11名正式党员。协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党员会议、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聘请党建专家等外脑外力加强指导,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为各项工作注入了持续动力。积极探索“党建+行业”融合发展模式,发挥全国无人机协会合作互助平台主席单位优势,与会员企业、行业企业及楼宇企业党支部联动,组织覆盖70余家无人机协会的共建活动,累计开展对接交流63场;带领深圳会员企业的支部书记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遵义社会组织综合党支部及多家银行机构等外地单位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动形成从源头、应用、孵化转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与鸿蒙生态、腾讯云、美团科技、中国移动研究院等单位举办无人机产业合作应用沙龙,共同探讨并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会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勇当企业“助推器”,赋能创新发展与市场开拓
协会始终将服务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成长。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立专业培训部,与培训机构合作累计培养无人机驾驶员200余名,推动社会机构培训人才超3000人。在市场拓展方面,建立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企业参加20余个国际展会,精准推送全球30多个展会信息,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针对国际贸易壁垒,与深圳海关建立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并预警政策变化。比如,通报2023年美国FAA法规更新情况,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合规要求,高峰时期,一年通报超过20个国家的无人机相关法规修订动态,有效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协会携会员企业参加日本无人机展
当好政府“智囊团”,助力科学决策与产业培育
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撑。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和数据统计,连续八年发布深圳及全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累计向政府部门提交低空经济发展建议12条,参与制定两项行业标准、三项地方标准,充分发挥了协会“信息库”的价值和优势。在产业集群建设方面,2022年以来16次参加市、区产业集群会议,协助市交通运输局申报第二批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区,支持龙岗区无人机试飞基地、龙华区无人机产业园建设,深度参与南山区无人机产业链构建。此外,协会还向市低空经济专家库推荐副高以上专家8名,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产业政策精准落地。
搭建行业“连心桥”,促进行业规范与协同发展
协会致力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和生态体系建设。在标准制定方面,牵头制定《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无人机数字孪生系统通用要求》等87项团体标准,推动多项标准升级为行业或地方标准。在品牌项目打造方面,有力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连续举办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吸引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名代表参会,并获得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社等百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举办第二届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暨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以6.6万平方米展览规模,汇聚825家国内外企业,展出5000多款无人机新产品。打造无人机展厅,集中展示会员企业300多架无人机创新产品。在推动行业自律方面,2023年联合近百家企业发起《低空安全飞行倡议》等多项自律公约,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在纠纷调解方面,积极化解会员矛盾,被纳入深圳市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室,增强了行业信任与合作。
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现场人头攒动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服务、品牌打造、标准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多措并举,全面推动无人机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协会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