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一定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必须心系百姓,时刻关注群众的所想所盼”,对邓兰基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份执着的坚守、一句沉甸甸的誓言、一颗踏实干事的初心。从社区一名普通的保安员到社区“领头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安乐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居委会主任邓兰基30年如一日、深耕基层,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深入群众,办好实事,力当化解民忧“实干家”
2017年,邓兰基首创“安乐夜话”惠民品牌,定期发动社区“五员”利用夜间和节假日时间深入花园小区、城中村,通过摆摊接访、上门走访等形式,累计开展接访活动230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962宗,架起了与群众无话不谈的“连心桥”。
他实行的“未诉先办”工作机制,把解决群众问题关口前移,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一步,变“被动办理”为“主动服务”。通过大数据得知小区市政道路破损投诉案件较多后,他迅速行动,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对富铭花园、豪城馨庭居等4处路面共计1492平方米破损路面进行分升级改造成沥青路面,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邓兰基率先打造宝安区首个花园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惠民小屋”“邻里中心”“爱心母婴室”,牵头处理小区空调排水管网改造,对社区附近地铁口泥地停车场进行水泥硬化,改造升级城中村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解决百姓的烦心事。
他凝聚社区力量,建立起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创业帮扶、法律援助、垃圾分类督导、交通劝导等多方面服务。他发动辖区企业、热心人士筹资114万元注册成立“安乐社区基金会”,目前已先后帮扶41名困难群众,资助近15万元,成为社区慈善事业和民生建设的有力补充。
勤勉务实,担当作为,勇当居民安全“守护人”
2015年3月调任安乐社区以后,邓兰基立足辖区0.5平方公里居住3.5万人的人员高度密集、结构多元复杂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实施“街长”“巷长”“楼栋长”服务模式和“红色管家”管理制度,做到“小到一家一户的下水道不通,大到城市道路的维护修缮”有人管理。
特别是针对社区电动车飞线充电、无路可走、不戴头盔、闯红灯的安全隐患,他带着社区党员干部,连续8年风雨无阻、坚守在社区居民出入口,从最开始苦口婆心劝导戴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到建设双向非机动车道规范行车秩序、建设集中充电站解决乱充电问题,再到建立电动车不戴头盔识别系统、闯红灯抓拍系统,及借鉴共享单车理念建立共享头盔柜。社区交通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原本交通混乱、隐患频出的老旧社区“华彩蝶变”成为宝安区交通文明示范社区。当宝安区人大代表期间,邓兰基还推动翻身路人行道实现升级改造、宝安慢行交通网络全面优化。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争当智慧治理“探索者”
家住大运林广场旁的居民向社区反映广场舞噪声扰民,家里的孩子晚上根本不敢开窗写作业……针对这个“老大难”问题,邓兰基带领班子和企业技术团队量间距、测分贝,创新采用广场舞“静舞团”定向音响,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成为“以智取胜”的生动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他还通过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毫米波雷达、马桶冲水传感器等设备,准确识别老人跌落等异常情况时及时触发救援,大大提高老人居家安全性;建设电动车入户预警、高空抛物监测预警、水位溢满告警等智能化设施设备,有效提升小区安全防范水平;试点开展智慧公园、无人机应用、电动自行车光伏储能充电站等智慧化项目,大大提高了社区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2023年,安乐社区成功获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基地,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邓兰基也因此成为广大群众口中“用智慧点亮和谐幸福生活”的社区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