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起,卢建娣投身社会工作服务一线,深耕基层沃土,十余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推动基层社会工作发展及实务研究,不断精进专业素养,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的互动模式,为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中,卢建娣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抓手,探索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的融合模式。
在她的持续努力下,社区构建起“五社”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提升社区问题解决效率,全面回应居民需求,切实增强社区凝聚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卢建娣还组织社区党员与社工团队开展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治理。她推动成立居民议事会,进一步畅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的渠道,共商发展规划,解决实际问题。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卢建娣在社区进行政策宣导
扎根一线,用专业与热情服务居民
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琐碎和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卢建娣从未退缩,她深知,唯有深入社区,贴近百姓,倾听需求和心声,才能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她走街串巷与居民深入交流,关注老年人孤独、残障家庭困境等问题。
卢建娣探访残障儿童
为解决这些问题,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并带领项目团队开展多项需求导向、模式创新的服务: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探访独居老人,举办丰富的老年活动;另一方面协调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与就业指导,同时为残障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压力,重拾生活信心。
创新实践,探索跨领域融合新路径
卢建娣始终保持敏锐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她与社区医院合作,共建社区科普基地,为社区亲子家庭提供参观、体验、学习一体化服务;与学校合作,组建学校“童心童议”议事团,引导青少年参与讨论社区事务。这些跨领域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面、多元的服务。
立足社区特点,卢建娣创新性引入了半公益服务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服务,如绘画、书法、瑜伽、吉他等半公益课,有效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作为社工主任及督导,卢建娣带领团队探索创新,营造团结、互助、创新氛围,关心成员成长,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交流,鼓励成员参与项目策划实施。在社区治理项目中,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制定方案,明确分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得到居民高度认可。
硕果累累,激励更多同行者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专业的服务成果,卢建娣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及认可。2016年,她撰写的案例荣获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创新奖”。2021年,她荣获深圳“社工之星银星奖”。2022年,她被评为深圳“社工之星金星奖”(十佳社工),这是对她长期坚守和专业贡献的有力见证。
同时,她的事迹多次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生动展示了社会工作者的风采,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社会工作事业。
站在新起点,卢建娣深知肩负的责任,未来,她将继续以专业知识和助人情怀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深化基层工作,积极引入专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探索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居民幸福港湾贡献社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