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坪山街道新和社区是一个纯住宅小区的新型社区,下辖8个花园小区,共有4.21万居民。新和社区聚焦建设“两社三中心”任务目标,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牵引,在建强服务阵地、凝聚多元力量、链接多方资源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打造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助力有“社气”“社品”的现代社区建设。
建强服务阵地,打造“家门口”服务中心
充分挖掘党群服务中心(站)的功能定位及特色亮点,强化阵地建设、加强功能融合、提升服务质效,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整合新和社区综合网格和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在居民小区打造“四组三站一中心”服务圈(四组即新和社区四个综合网格治理组,三站指万科金域缇香一期分站点、万科金域缇香二期分站点、财富城一期党群服务站,一中心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在“楼下”就能享受集政务服务、休闲娱乐、学习教育、幼儿托育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强功能融合。完善“社区嵌入式”医疗和养老上门服务,建立4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新增长者助餐点1家,形成“10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社区妇儿临时保护中心,实现8家“妇女微家”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成立3家“三新”妇女委员会。三是提升服务质效。聚焦校外再延时服务需求,对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微改造,打造服务阵地,为有需求的双职工家庭提供子女接送、课后托管、趣味科普、美术熏陶等优质服务。“党建引领校外再延时”服务项目荣获深圳市第二十一届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凝聚多元力量,打造“家门口”邻里中心
通过社区“搭台”,百姓“唱戏”,打破小区陌生人社会壁垒,拉近社区邻里感情,打造熟人社区,让善邻守望、互帮互助融入社区“社气”。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辖区划分为4个综合网格治理组,构建“社区党委—综合网格治理组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统筹领导网格组内各类基层组织、各项治理和服务工作,统一调配使用多方力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网格纵向延伸。二是议事协商。在居民小区设置民生诉求岗、民情“回音壁”,邀请热心党员、居民业主担任“民情联络员”,线上线下收集掌握居民诉求问题120余条。网格组党总支定期梳理民生诉求热点问题,并会同小区党支部组织开展“民情下午茶”“民生面对面”等“文明议事会”活动,联动各方主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7项。三是组建多元队伍。在综合网格治理组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队伍基础上,积极联动社会组织、志愿者、学校、医院等多方力量,组成新和“和”伙人队伍扎根社区。目前新和“和”伙人已有24个趣缘、业缘社会团体,11支志愿服务队伍,38家合作单位和心理咨询师、律师、教师等62名能人。2024年,开展社区发展、服务、治理等主题系列项目3个,共285场次,社区氛围更加融洽。
链接多方资源,打造“家门口”活动中心
充分发挥坪山文化聚落的优势资源,创新实施文化惠民“五大行动”,以丰富多彩的“家门口”活动赋能提升社区“社品”。一是开展“每月一剧”行动。联动坪山大剧院,每月遴选一场优质剧目,辖区居民购票可享受社区和剧院补贴,最低仅需支付原票价的20%,就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卡门》等世界级IP经典歌剧和深圳本土出品的《咏春》精彩舞剧,实现“花小钱看大戏”。二是开展“书话坪山”行动。依托坪山图书馆,组织居民参与“书话坪山”沙龙、“大家书房”会客厅等活动,与图书馆馆长周国平以及丁学良、朱永新、韩少功等“文学大咖”现场交流,拓展居民“文化朋友圈”。三是开展“艺术外送”行动。联合坪山美术馆,定期收集社区居民、校园师生艺术需求,提供艺术“点单”“取单”“送单”“品鉴”一条龙服务,设计2条社区探索线路,设置5个“艺术外送”站点,形成“日常艺术超市”等活动品牌。四是开展“文化宣讲进社区”行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理论骨干、退役军人、小区新闻官、巾帼代表等“宣讲能人”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运用“红色+宣讲”“文艺+宣讲”“故事+宣讲”等模式传播党的声音,开展相关活动21场,受众950多人。五是开展“体育设施共享”行动。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坪山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坪山实验学校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盘活“沉睡”体育资源。在各小区公共空间增设健身路径等文体设施,打造群众身边的“十分钟运动圈”。